【不平则鸣】 基本信息(拼音,读音等)

简体

繁体

不平則鳴

拼音

bù píng zé míng

怎么读

简拼

bpzm

近义词

不平之鸣、鸣冤叫屈

反义词

忍气吞声、心平气和、称心如意

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遇到不平的事时

【不平则鸣】的意思和解释

【不平则鸣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释义
鸣:发出声音,指有所抒发或表示。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。
典源
#唐·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

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
典故说明
故事一  唐朝时期,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,很有才能,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,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。韩愈十分同情,并在孟赴任时写《送孟东野序》赠别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,草木之无声,风挠之鸣;水之无声,风荡之鸣。”
例句
  • “~”,看看现时的情况,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——革命、救国。——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十七章

【不平则鸣】 图片鉴赏

不平则鸣
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
Tip:SCC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