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梅】字的基本信息(怎么读,拼音)
【梅】字是什么意思、字义及解释
【梅】的解释(来源:新华字典版)
基本字义
梅
- 梅
méi
落叶乔木,品种很多,性耐寒,初春开花,有白、红等颜色,分五瓣,香味很浓,果实球形,味酸:梅花。梅子。
姓。
笔画数:11;
部首:木;
笔顺编号:12343155414
多音字
梅
【梅】的解释(来源:康熙字典版)
基本字义
梅
- 梅
楳、槑
méi
【名】
(形声。从木,每声。本义:楠木)
同本义〖nanmu(Phoebezhennan)〗
其木多梅梓。——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
有条有梅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终南》
墓门有梅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墓门》。按,子青不可食。
梅树〖Japaneseapricot;plum〗。蔷薇科,落叶乔木,少有灌木。早春开花,后生叶芽。花以白色、淡红色为主。气味清香。核果近球形,未熟时为青色,成熟后一般呈黄色,味极酸
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。——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
梅之欹之疏之曲,又非……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。——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梅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;以欹为美,正则无景;以疏为美……
(梅:这里指梅的枝干。以……为固定结构,至今延用,在此可不译。以,介词;为,动词。直、正:直为不曲,正为不斜。欹:倾斜、歪。景:景致,文中指可供人观赏的形态。姿、景、态(形态),均为中性词,在文中均用作褒义词。则:就,承接连词)。又如:梅圃(种植梅树的园地);梅屏(成排如屏的梅树);梅溪(旁植梅树的溪水)
梅树的果实,称酸果,即酸梅子〖plum〗
摽有梅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摽有梅》。陆疏:“杏类也。”
又如:梅仁(梅实之仁);梅瓜(以梅子汁腌制的瓜);梅汁(梅子制成的调味汁液或饮料);梅林止渴(犹言望梅止渴)
梅树的花〖plumblossom〗。也指腊梅科的腊梅花。如:梅英(梅花);梅亭(观赏梅花的亭阁);梅骨(梅花的风骨)
节候名〖therainyseason〗。如:梅天(梅雨时节的天气);梅月(农历四月,亦泛指梅雨季节);梅风(黄梅季节的风)
通“枚”。马鞭〖horsewhip〗
穆王七梅,夫何为周流?——《楚辞·天问》
通“莓”。〖berry〗
入榛薄,食荐梅。——《淮南子·览冥》
姓
梅毒
méidú
〖syphilis〗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,后天患者95%由性交引起,先天者由孕妇传给胎儿,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,临床病程分三期,持续多年,可侵害许多器官和组织
梅花
méihuā
〖Japaneseapricot;meihua;meiflower〗∶梅树的花
〖wintersweet〗[方言]∶腊梅
〖meiflower〗∶梅花形的
梅花翅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梅花岭记
MéihuāLǐngJì
〖Meihualingji,topicofanarticle〗梅花岭,在扬州(今江苏扬州市)广储门外,明代知州吴秀疏浚运河积土而成,因山上种植许多梅树,故名。记,文体名;是一种以记事为主的文体
梅兰芳
MéiLánfāng
〖MeiLanfang〗(1894—1961)京剧表演艺术家。名澜,字畹华,原籍江苏泰州,生于北京。出身京剧世家,8岁学戏,11岁登台。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,对唱腔、念白、舞蹈、音乐、服装、化妆各方面都不断有所创造发展,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,世称“梅派”,影响很大。论著编有《梅兰芳文集》,常演剧目编有《梅兰芳演出剧目选集》,另有自述传记《舞台生活40年》
梅香
méixiāng
〖maidservant〗丫头,旧时婢子的别称
两个梅香,一日伏侍到晚,精神困倦,亦皆睡了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梅雨
méiyǔ
〖intermittentdrizzlesintherainyseason〗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,正值梅子黄熟,故称
梅子
méizi
〖mume;Japaneseapricot〗梅树的果实
成语组词
常用词语组词
【梅】字开头的词语:
- 梅三
- 梅丸
- 梅亭
- 梅仁
- 梅仙
- 梅伯
- 梅信
- 梅候
- 梅兄
- 梅公
- 梅关
- 梅华
- 梅卤
- 梅叶
- 梅吹
- 梅圃
- 梅坞
- 梅夏
- 梅天
- 梅头
- 梅妃
- 梅妆
- 梅妍
- 梅妻
- 梅姑
- 梅子
- 梅尉
- 梅屏
- 梅山
- 梅岑
- 梅岭
- 梅市
- 梅帐
- 梅干
- 梅影
- 梅心
- 梅暑
- 梅朵
- 梅杖
- 梅格
- 梅梁
- 梅梅
- 梅梢
- 梅槐
- 梅毒
- 梅气
- 梅汁
- 梅汤
- 梅洗
- 梅派
- 梅浆
- 梅润
- 梅湖
- 梅煎
- 梅片
- 梅瓜
- 梅生
- 梅盐
- 梅目
- 梅真
- 梅禄
- 梅簪
- 梅籶
- 梅粉
- 梅粥
- 梅脸
- 梅腊
- 梅腮
- 梅芝
- 梅花
- 梅苏
- 梅英
- 梅菹
- 梅萼
- 梅葛
- 梅蕊
- 梅蕚
- 梅词
- 梅豆
- 梅轩
- 梅酱
- 梅録
- 梅钱
- 梅雨
- 梅雪
- 梅霖
- 梅须
- 梅领
- 梅颊
- 梅额
- 梅风
- 梅飙
- 梅首
- 梅驿
- 梅骨
- 梅魂
- 梅鱼
- 梅鹤
- 梅黬
- 梅龙
- 梅什儿
- 梅仙洞
- 梅君山
- 梅和柳
- 梅园村
- 梅大头
- 梅家艺
- 梅家鸡
- 梅尧臣
- 梅州市
- 梅干菜
- 梅月圆
- 梅村体
- 梅柳意
- 梅根冶
- 梅根监
- 梅桃子
- 梅水茶
- 梅河豚
- 梅福池
- 梅红伞
- 梅舌儿
- 梅花仙
- 梅花使
- 梅花信
- 梅花参
- 梅花句
- 梅花坑
- 梅花坞
- 梅花墅
- 梅花妆
- 梅花婢
- 梅花帐
- 梅花弄
- 梅花引
- 梅花拳
- 梅花数
- 梅花曲
- 梅花村
- 梅花桩
- 梅花点
- 梅花白
- 梅花眼
- 梅花石
- 梅花碑
- 梅花笛
- 梅花约
- 梅花翅
- 梅花脑
- 梅花脯
- 梅花菊
- 梅花落
- 梅花角
- 梅花调
- 梅花迭
- 梅花针
- 梅花阵
- 梅花障
- 梅花雀
- 梅花雷
- 梅花驿
- 梅花鹿
- 梅苏丸
- 梅黄雨
- 梅勒章京
- 梅勒额真
- 梅园新村
- 梅村祭酒
- 梅楞章京
- 梅花书院
- 梅花处士
- 梅花大鼓
- 梅花屋主
- 梅花岭记
- 梅花海鹘
- 梅花纸帐
- 梅子黄时雨
- 梅杜萨之筏
- 梅内劳斯定理
【梅】字在中间的词语:

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