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嵇侍中血】的意思和解释
【嵇侍中血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典源
#《晋书•嵇绍传》
晋惠帝永安元年(304),皇室诸王争权夺利,成都王颖为丞相据邺,东海王越挟惠帝攻邺,颖将石超破之于荡阴(今河南汤阴西南)。时“百官散溃,惟(嵇)绍俨然端冕,以身悍卫,遂被害于惠帝侧,血溅御服,事定,左右欲浣衣,帝曰:此嵇侍中血,勿去。”后以此誉忠贞之臣。杜甫《伤春》诗:“岂无嵇绍血,沾属东尘。”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为颜常山舌,为嵇侍中血。”
晋惠帝永安元年(304),皇室诸王争权夺利,成都王颖为丞相据邺,东海王越挟惠帝攻邺,颖将石超破之于荡阴(今河南汤阴西南)。时“百官散溃,惟(嵇)绍俨然端冕,以身悍卫,遂被害于惠帝侧,血溅御服,事定,左右欲浣衣,帝曰:此嵇侍中血,勿去。”后以此誉忠贞之臣。杜甫《伤春》诗:“岂无嵇绍血,沾属东尘。”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为颜常山舌,为嵇侍中血。”
【嵇侍中血】 图片鉴赏


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
Tip:SCCG